现在,狄国轻甲就在城下,两万之众。而姜杉一开口,就要带走一半人马。一半!武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城下狄国轻甲已经运来云梯,钩索。墙上老兵换上弓箭,朝下乱射。眼看就是一场血战。武慎手中不过千余老兵,姜杉还要带走一半,他是疯了吗?“轰!”最后一架城弩不堪重负,在悲鸣声中,支离破碎。武慎咬住牙关,想起那日岳山飞火,姜杉是如何将赵恬与黄恩甩得团团转。他终于下定决心,“传令下去!把人带走!”赵恬得令,却未立即传达,而是忧虑说道:“主公,若是带走五百人,这城头还能守住半个时辰?”“能!”武慎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这个字来。赵恬面色凝重,单手捶胸,“主公放心,若是那姜杉不胜,我第一个斩他狗头!”说罢,他立即转身,飞奔而去。守城队列原本便是分成五排,好做轮换。赵恬直接抽走后面两排,又将原本操纵守城兵械之人一并带走,约莫五百之数。那些老兵听得赵恬命令,先是发愣,举目朝武慎望来。武慎已经顾不得这些,迅速调整防线,在城墙之上来回奔走。赵恬立即出声呵斥。老兵们最知战事紧急,便随赵恬下去城墙。五百人马撤离城头,空间也多出不少。武慎也算宽慰自己,对自己说道:“这城墙空了也好,有了纵深,才更好与狄军周旋。半个时辰!绝对不在话下!”说话间,城下狄兵已经开始放箭还击。狄兵毕竟人数众多,箭雨飞来,压得燕国老兵无法抬头。武慎知道,血战越逼越近。他立即下令,让一线弓兵后撤一人身位,躲闪箭雨压制。同时,他又让弓兵朝天小弧线曲射,尽量杀伤狄兵,让后排老兵准备短兵相接。箭矢你来我往。惨嚎声此起彼伏,城墙下血腥气味,几欲漫上城头。可墙上老兵,无人手软。他们没有怜悯,因为战场之上,只有生死,不存善恶。而怜悯敌人,只会让自己命丧黄泉。血花,绽放于城下雪中。而当弓手再难拉动弓弦之时,墙垛上架起了第一支云梯。随后钩索上前,危险逼近。到时候了。武慎不得不命令将士上前,冒着狄军箭雨,去将云梯推翻,将钩索砍断。方才借助地利之便,燕军不过战死十来人,如今冒险,伤亡陡增。一轮反击,已经折损二十余人。每一个老兵倒下,武慎心中都在滴血。不能这般消耗。武慎回头看了一眼,战备里还剩不少箭支。他心中立即有了主意,放声高呼,“所有人后退!放弃城垛!放弃城垛!让他们上来!再拿起弓箭!全部拿起弓箭!”老兵最知令行禁止,马上弃了城垛,向后飞奔。攀爬狄军压力骤降,向上攒动加速。后排将士已经重新拉起弓弦。第一排狄军冒头。首排燕军还未撤到阵中。武慎挥手。弓弦顿放!箭羽擦着袍泽身躯疾驰而过,洞穿狄军身躯头颅。重击将他们带至空中。时空宛若定格一般。浮空狄军,血花喷涌凝结。奔跑燕军,迎着友军箭羽。放箭老兵,脸颊皮肉微颤。下令武慎,瞪目须发欲张。随后,狄军从云梯之上极坠而下,燕军扑入自家阵中,老兵捻起第二轮箭羽,武慎嘶吼出声,“射死这群狄狗!!!”城垛争夺,以箭还箭。狄军攀上城头,掉落城下。燕军轮换放箭,箭如雨下,再次压制狄军难以冒头。然而,人会累,箭羽会用完,狄军不是木头桩子。这番战略未曾持续多久,已有狄军配上小盾,顶住箭羽上得墙头。半个时辰,紧紧过去一半。武慎眉头紧皱,他年轻时候也曾戎马,可从未见过今日这般窘境。人手不足,年迈老病,不得不守之城。这是,背水一战!武慎随着战局变化,立即改变战略,命令其余老兵,换了长枪。在箭羽射尽之前,若是有狄军冲至弓兵面前,立即用长枪刺杀。燕军与狄军相隔五步。这五步之内,铺满血浆,便是生死之线。然而,燕军毕竟人少。越来越多狄军涌上墙头。真正到了血战时候,这五百老兵,最终能够活下几人?武慎已经无暇去想这些,赶忙下令,“弓兵后撤换刃!步兵准备接敌!卫国护边!就在今朝!”单刀高举,燕军阵前刀光一片。“赳赳老兵!共赴国难!”武慎放声嘶吼。老兵齐声应和,“赳赳老兵!!共赴国难!!”狄国这股洪流,终于拍打在燕国“人礁”之上!
“轰!”钢铁相交,血肉相撞!鲜血渗入墙砖缝隙,即便是数百年,上千年,也将记录此时!此刻!此地!这群老兵的赴死之志!有空谈书生说,国土纠葛,数千上万年来都未能有所定论,又何必过于放在心上。那便让他看看这被将士鲜血浸染的每一寸土地!是谁让他可以安坐家中,大放厥词?是谁让他可以于夜安眠,香甜无梦?是他们!是被他说,不必放在心上的军人!每一寸国土,都神圣不可侵犯。这!绝不是一句空话!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