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王 (第1/3页)

正月底的平阳,气氛严肃,却又带着喜意。

郭阳、郭时兄弟二人抵达时,甚至被一股操着邺城口音的军士拦下了,只因他们队伍的规模太骇人:男女老少两千余家,还胡汉皆有。

带队的幢主仔细看了看他的文书。

很遗憾,他不识字,只认得那个军司盖戳的印好像是真的,于是又找来文吏查看。

“哪里人啊?”幢主看着二郭,问道。

“太原人。”郭阳说道。

“何名?”

“郭阳。”

幢主粗一听,没觉得什么,再一想,大惊,问道:“新蔡王腾帐下将军郭阳?”

郭阳有些尴尬,道:“正是。”

幢主又仔仔细细看了郭阳一眼,乐了,道:“你可把大胡害惨了。”

郭阳无奈,但没解释。

怎么解释?解释说我当年对大胡其实还不错,没有殴打他?这不是找死么?

想当年,大胡与太原郭敬关系不错,后来大胡被司马腾的人抓了,欲发卖河北为奴,由将军郭阳、张隆带队押送。

郭敬听闻,立刻派侄子郭时跑去找郭阳,让他路上多加照拂。

于是,前往河北的路上,张隆对大胡多有打骂,郭阳却多加照顾。

这事知道的人不少,但也不会传得到处都是,考虑到问他话的幢主是邺城人,这就说得通了。

如今郭敬还在太原郡邬县操持家业,郭阳则在介休老宅经营坞堡——邬县就在介休东北,两者是邻县。

太原郭氏目前发展得最好的,还是居于阳曲的这一支,乐平太守郭荣就是了,曹魏时的郭淮也出身阳曲。

不过郭荣已经搬家到乐平,从今往后可能就是乐平郭氏执牛耳了。

此番郭阳西来是奉大将军府军令,率自家坞堡两千多户百姓抵达平阳,领取粮草、器械、牲畜及少量赏赐,再北上蒲子(今隰县)定居。

平阳郡西半部分的北屈、狐讘(niè)、蒲子三县深处吕梁山中,蒲子更是做过刘渊的都城,乃匈奴核心势力区之一。

七年前开始,匈奴执行“跨有雍并”的国策,在山间放牧的五部牧人迁走了大半,现在户口锐减,且几乎都是匈奴人。种种考虑之下,邵勋觉得应该巩固一下平阳的侧翼,决定迁信得过的大族移居此地镇守。

王衍举荐了郭阳,邵勋许之。

郭阳兼任蒲子令,以自家两千多户胡汉部曲为依仗,慢慢巩固黄河防线。发展好了,还可以小规模渡河滋扰匈奴冯翊、上郡。

太原郭氏本身与胡人杂居一二百年,熟悉胡人事务,这也是邵勋同意的重要原因。

再加上郭阳曾为司马腾部将,他的很多部曲压根就是老兵出身,战斗素质还是有的,这个人选确实非常合适。

那边文吏检查完后,朝幢主点了点头。

幢主不敢怠慢,立刻派人入城知会。今天是册封梁王的大典,可不能出什么事。

通传之人一去就是很久,到晌午还没回来。

郭阳、郭时无奈,招呼部曲及其家人们席地而坐,拿出干粮啃着。

幢主给他们送来了一些菜汤,郭阳起身行礼致谢。

“我闻皮氏县王家庄园被攻破了,为何不去那里?”幢主倚靠在一棵柳树上,问道。

“你道我不想去?”郭阳苦笑道:“那庄子是刘聪给太原王氏划的,一千六百余顷,皆上好熟地。庄子西边的龙门山下就有渡口,好处颇多。不过被朝廷收走了,听闻要改作禄田。”

王氏庄园被改为禄田,庄客被分散到皮氏、临汾、绛邑等县安置,落籍为民。

庄园所属一千六百余顷田地则交给俘虏耕作,所得拿来发官员俸禄——自汉以来,俸禄八成以上为实物,即粮食、布匹、果蔬等等,皆禄田产出,故这些王朝都保留了庞大的官奴系统。

“那可惜了。”幢主说道:“那些匈奴兵,也可惜了。”

作为石勒降兵,他对匈奴降兵是有一定的同情心理的。

刘汉军队被时人俗称为“匈奴兵”,但那些人真的是匈奴人吗?那可不一定。

事实上汉人、杂胡居多,匈奴五部的人反倒是少数。

这些人投降后,有的运气好,解散回家。

有的运气差,要去汴梁修宫城,但一两年后就会放走——去年战争负担太大,九月二次开打时,宫城再度停建

最新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