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球场敢死队
盛夏的傍晚,东山宾馆内的篮球场上,充斥着活力的呼喊声。
今天下午,林为民提议吃完晚饭之后在篮球场来一场友谊赛,获得了众多作家的一致拥护。
这次笔会,老中青三代都有,想要聚集起两支篮球队再轻松不过。
吃完晚饭,大家来到篮球场,分好了队伍,众人跃跃欲试。
篮球场边,不仅有其余的同行们在给大家站脚助威,还有东山宾馆的工作人员们也在看热闹。
大家都很好奇,大作家们打起篮球来是个什么样子。
能是什么样子呢?
用稀松平常来形容他们都是一种夸奖。
“传球!传球啊!”
程忠实道:“早上出去了,应该是吃早餐去了。”
本来林为民还想着只是带着石铁生在球场上逛逛街就算了,毕竟自己这一队年轻力壮,光是一个平均年龄对面就碾压己方了。
“那你投进了吗?”
笔会期间,出了两部长篇、三部中篇,其中有一部长篇是刘心武的《钟鼓楼》,中篇包括了程忠实的《蓝袍先生》和黄安仪的《小鲍庄》。
临别之际少不了一番依依作别,笔会的时间短暂,结下的友谊算不上深厚,但这种结交就像是在土里种下的种子,以后若干年将会慢慢的生根发芽。
大巴车到了火车站,众人下车。
中午的时候,开往燕京的火车到了,林为民等《当代》的编辑和剩下的作家们挥手告别。
客串裁判的陈先生一声哨响,再次发球,球场上的球员们跑动起来。
心里这么想着,林为民没有说话,怕打击到他的信心和积极性。
最后的结果是青年队以2分之差险胜中年队,他们付出的代价是石铁生的轮椅跑掉了一个车圈。
陆遥上到车上,林为民才低声斥道:“你但凡把出去吃早饭的一半精神拿出来搞创作,也不用羡慕老程!”
那就不要逼我使出杀手锏了!
“等会伱们俩拿球就传给铁生!”林为民扶着石铁生的轮椅把手,出谋划策。
又一记罚篮线外的中投不进,林为民忍不住吐槽道:“你丫就不能传个球?”
中年队那边就更惨了,覃朝阳岔了气,刘心武崴了脚。
“回去给我写检查!”
中年队聚在一起看着这帮人,嘀嘀咕咕。
“这啥?”
这就有了石铁生的上场。
确认了纸上文字所描述的就是后世那个风靡中国的小说的梗概。
大家基本都是在参加笔会前就已经有了构思或者动了笔,等到来参加笔会之后,有了与编辑们、同行们的彼此交流和启发,写作起来自然要顺畅很多。
等了好一会儿,才见着陆遥迈着方步,悠哉悠哉的走回来。
刚才组建队伍的时候,林为民口口声声说要让石铁生体验一把在篮球场上风驰电掣的快乐。
林为民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四个字——幸灾乐祸。
大家发出了一阵善意的笑声。
几页故事梗概而已,大巴车走在路上,还没到火车站林为民便已经看完了。
可对面这些人打死也没想到,林为民竟然已经寡廉鲜耻到这个地步。
于华和谟言对视一眼,他们这才明白刚才林老师死活要把石铁生带上场的原因。
在这一瞬间,陆遥脑海中飞快的闪过医院、病危、急救这几个字眼,然后胖胖的身子朝旁边闪去,轻盈的避过了林为民、石铁生和轮椅组成的篮球场敢死队。
半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如果以长篇或者中篇的篇幅来说,这点时间是很紧张的。
“亏我以为你当了这个副主编能稳重一点,现在我才算明白,什么叫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中年队商量了半天,临时决定换人。
“还有铁生,他一身重病,出趟门都不容易,你敢带他打篮球?还让他拿球?你怎么想的?”
除了这几部完成的作品,来参与笔会的作家们还有近二十部中长篇作品仍在构思或者创作中,未来的数个月内,《当代》又将迎来一次质量颇高的交稿潮。
陆遥沉吟了片刻,“我回去先得查查资料、采采风,要动笔怎么着也得年后了吧?交稿我就说不好了,少说也得一两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