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女性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明朝时代统帅表 > 第52章 茶陵诗派与后吴中诗派

第52章 茶陵诗派与后吴中诗派 (第2/3页)

。两人抵达京城后便赁下一处宅子,随即在京的同乡、熟人纷纷前来拜访,一时摩肩接踵。徐经带着六名童子,每次出门都是招摇过市,把个北京城搞的是喧闹异常,这几天从大内到中枢的眼睛都在盯着他们俩人。偏偏这个时候,徐经又领着唐伯虎拜访此次会试的主考官程敏政,人们不禁浮想联翩,程敏政也是南直隶人,对徐、唐二人极为推崇,平日里就有书信来往。

此次会试的主考官除了程敏政,还有一个是李东阳。而这次会试试题出的生冷、怪癖,众考生皆答的一塌糊涂,唯有两张卷子写的颇有文采,主考官程敏政说这两张卷子一定是徐经和唐寅的。程敏政的这句话很快传遍了京城大街小巷,也终于印证了人们先入为主的想法,那就是徐经、唐伯虎并无真才实学,此次进京想通过贿赂的手段取得功名,而且唐伯虎还邀请程敏政为自己的诗集作序,这些都加强了人们的这种看法。

很快一场科场舞弊的大案的奏书搁在了弘治皇帝的案头,弘治皇帝读完后勃然大怒,下令将程敏政、徐经、唐寅三人投入大理寺的诏狱,徐经受刑不过便招供自己拿金子贿赂程敏政,然后程敏政将试题给了自己,不仅如此,唐寅也使了黑钱。

对于这段经历,唐伯虎在给好友文征明的信中写道:“身贯三木,卒吏如虎,举头抢地,涕泗横集。”养尊处优的文人哪里见过牢房的架势。弘治皇帝让李东阳复审,李东阳在复审中发现被程敏政赞扬的那两篇稿子并非出自徐经、唐伯虎之手,而且后来徐经在刑部和吏部会审时翻供,说自己是屈打成招,到了此时,此案已再无悬念。但迫于舆论压力,会审认定徐经和唐伯虎在考前拜访主考官也是犯法,仍然有举人身份的徐经和唐伯虎被贬到浙江的县城为吏。程敏政出狱后不愿为官,忧愤而死,唐伯虎耻于为小吏,从此远离官场,徐经还盼望新天子正德能够为其平反,故而于正德二年前往京城打探,但终是无望,徐经却于杭州的永福禅寺病死。

徐经的祖父徐颐曾任过中书舍人,当时朝中风议徐颐的官职是拿赀财贿赂王振而得,王振死后,徐颐自然也被罢官。徐经的父亲徐元献会试不中,回乡后发愤读书打算来年再考,结果用功过度而死,而他们的后代徐经也是如此。科举考试摧毁了徐家三代人,不仅如此,后世子孙虽多加努力,仍旧是无缘官场,一直到徐霞客童试不中的时候,母亲便没再要求,此后徐霞客大半生便在游历中度过。社会的发展给知识分子更多的选择途径,你可以教书育人、你可以经商、你可以出版自己的书籍、你还可以游历和当一名医生。

发端于弘治年间的科场大案表面上看是民众对两个明星人物的排斥,更深层次的原因乃是我们这个社会中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的那种冲突,历史虽然已经进入到弘治年,底层的商业已经开始踊跃,但对于中枢来讲,它依然容不得商业文化的存在。而这种反映在人事安排上的冲突只是两种文明的一种小冲突,如果它能在底层社会中引起大的爆发,那才真正意味着大时代的到来。

唐伯虎回到家乡后,第二任妻子离他而去,他开始寄居在吴趋坊巷口的一处小楼中,以卖画为生。

不炼金丹不坐禅,

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幅丹青卖,

不使人间造孽钱。

这首诗是唐伯虎在吴趋坊居住的时候所作,诗中真实的反应了诗人那个时候的心境。也就是在吴趋坊居住期间,诗人结识了苏州名妓沈九娘,两人互生爱慕,并共同生活在一起,后来生下女儿桃笙。

几年后,诗人用卖画的钱在城北废弃的桃花坞盖了几间茅房,这里就成了他的桃花园。平日里经常跟沈周、祝枝山、文征明饮酒作诗、作画。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是唐伯虎所作的有名的《桃花庵歌》,这是一个较为正确的版本,这首诗歌正是诗人在桃花坞生活期间所作,它生动的描绘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内心世

最新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