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在瞬间,姜杉已猜中来龙去脉,却也无能为力。有门人唤他,“姜师兄,这曹家人,跑得也太快了些。”姜杉扯了扯嘴角,“他可不是逃跑,他……”他摇头苦笑,“这么做,又是何必……”门人见他神色不佳,不知该说些什么,静静站在一边。姜杉灌了口酒,脸上重拾笑容,问道:“撤离次序可安排下去?”门人答道:“白师兄正在主持。”“他做事,我放心。”姜杉又询问道:“我吩咐的话,你们都说了?”门人点头应道:“九霄坚守此地,一步不退。”姜杉微微一笑,站起身来,行至曹宅之外。曹宅地势略高,低头去望,便能见着整座村落。昨日欢声笑语,今日却已成愁云戚戚。建设,需数代人毕生之力。毁灭,只要须臾。但人们,乐此不疲。可是天意如此,教人沉沦痛苦轮回?立于坡上,晨风拂面,宽大花袍裹着瘦弱身躯。姜杉饮了口酒,酒入肠中,越喝越暖。权在手,随意一指,便是无数生死。披着仁义道德,披着家国大义,披着天意!为满私欲,玩弄天意。何为天意?面前或许,已有答案。逃难的人流,驻留脚步,望着九霄弟子赶赴洪堤的背影。不知不觉,有人站了出来,他们扛起砂石,扛起布袋,或只是赤手空拳。他们没有选择离开,而是选择逆着洪流,与九霄子弟,并肩作战。一个,两个,成百上千。人流汇聚,终成天意。姜杉又饮口酒,勾起嘴角。所谓人心,不就是这样吗?他仰起头,晨光落在脸上,他不是去望朝阳,而是回望山门。也不知,林火现在如何?“当!”金石之音,回荡林间。一道人影滚落地上,灰头土脸。抬起头来,发髻散乱,满身泥泞,竟是虞城。他单膝跪地,抬头张望,定格一处,目光怨毒而恐惧。是谁让虞城如此狼狈?是谁让虞城心含畏惧?另一道人影,走了过来。林火!一手持剑,剑细而锐,另一只手握着一把……血红直刀!拖刀而行,刀尖摩挲地面。刀柄握在掌心,却似与血脉相连,暗红脉络沿着手掌,扩散至整只小臂。就连双眼,都泛有红光。这真是林火?他走的很慢,每一步都是戳向心头的尖刀。压迫感犹如实质,虞城心口发闷,背脊发凉,仿佛面前根本不是林火,而是择人而噬的远古凶兽。不言而喻,一切古怪,都源于林火掌中直刀。从他拔刀出鞘的那一刻。杀意。如若粘稠血液,弥散空中,呛得人无法呼吸。就连林火自己,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他脑中只有一个念头,一个字。杀!杀!杀!鲜血淋漓。仿佛此刻,他已化作业火修罗,只为收割人命。方才胜券在握的虞城,如今毫无还手之力。林火再次出剑!攻势行云流水,不见丝毫阻碍。虞城勉强拦下一剑,发麻手臂尚未恢复,赤刀又下撩而至!已是难以躲避,便要如此放弃?不甘心!十数年谋划,十数年青春付诸于此,就此落败,虞城绝不甘心!他怒吼一声,心中发狠,挥出短剑,势要与林火以伤换伤。谁知林火再次变招,刀刃横摆截住短剑,左手千磨刺到虞城喉间。红眼林火,丝毫不惧!终于,躲不过去了吗?凝视林火双眼,虞城从那双疯狂眼眸中,竟然看到一丝愉悦。这还是他认识的林火吗?那个质朴少年,为何变成这副模样?生死相交之刻,虞城突然想起一个故事。传闻,吴炀王所锻兵刃,有一支细剑,取天外坚石,反复淬炼而成,号做劫剑千磨,越磨越利,百折不弯。世人称此剑,已是锻艺极致。九霄司空氏,有一大师不服,欲与之争锋,另锻一柄直刀,耗费五年,刀成之日,投炉喂刃。刀若出鞘,必取人命!号称。魔刀·万击!
电光火石之间,虞城微微苦笑,十数年艰辛,算计门人,算计师长,算计天时地利,离成功咫尺之遥,却败在意外之下。到头来,他虞城算是什么?一个笑话。一个天大的笑话!闭目等死,虞城却感到身子,被人猛然一撞。睁眼去看。一袭黄裳,挡在身前。千磨剑尖,透胸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