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考题买卖 (第2/3页)

皇帝没有直接解释,只问道:“考题多少钱一套?”

“先付1000两银子,若是高中,再付1000两……也有传言2000两,3000两不等的。”

“文官考试一共四场,卖的是哪一场?”

“主要是第一场,后面的虽然说卖,但谣言不多。”

“甚好,甚好。”

咄咄怪事,怎么又是好字?

“前此你说要成立内政部国内情报局,可有此事?”

“是!”赵秉钧觉得奇怪,话语怎么一下子扯到这里来了,皇帝思路的跳跃让他感觉跟上有些吃力,“可徐总理说,各部组织刚刚拟定,短期内不宜动作,否则内政部要新设部门,其他部也要新设部门,一来二去,这开办费就惊人了,去年财政据说有个近2000万两的窟窿,现在还没填上,其余诸事,当是能省则省,等缓过四月,等春税收上来再办不迟。”

赵秉钧说的的确是实情,根据财政部粗略的估计,维新元年的财政收入达到了创记录的3.147亿两库平两,但支出攀升的更快,逾3.5亿两,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中(主要是各省还未将上年年末数字全部报财政部销账之故),虽然因为三个贪污集团的查处而获得了高达1.5亿两的赃款,但这部分款项除了贪污挪用部分立即归公计入损益从而减少2000多万两赤字外,其余数目都还在皇帝掌握之中,因此赵秉钧所说2000万两的大窟窿并未夸张,相反,这个窟窿几乎已经是庚子以后历年来所最少的——庚子以前财政即便再困难,也没有庚子赔款那一下来得厉害。

“开办费要多少?”

“20万两银子!”赵秉钧小声说道,“以后还要再维持15万两的常年经费。”

“现在情报搜集如何办理?”

“内政部在各省一直布有明线暗探,但一直以来茫无头绪,整顿困难。此次武昌变乱,其实内政部的探子事先已经嗅到了一些风声,也向钦差使团呈递了报告,只是力量不足,只知道革命党要闹事,未能刺探出革命党究竟何时、何地、何法举事,遂有武昌之便,臣想……臣想……有了国内情报局,有职有权,有了经费,终究能改善一点。”

“天下之大,光20万两就够了?”

“这个么……如果要论及每省布局,这点银子终究是不够的。只是现在财政紧张,臣琢磨着,先把京师、奉天、直隶、湖北和江苏五处要害地方先办起来,将来有了成效,再申请加拨经费可能会更顺利些。泽公最近因为财政窟窿心情不好,徐总理也有难处,臣作为同僚,在这样的微妙关头不宜多叨扰,也就没有力争,肃王爷也是这个意思……”赵秉钧说是说没有力争,但却眼巴巴地看着皇帝,他知道在收取大量皇室债券和查没贪官所得后,皇帝的内帑很是丰厚,很想仿效禁卫军和海军开口向皇帝要一点,但话到嘴边偏又忍住没敢说。

“朕知道你在想什么,朕手头最近很宽裕,但是那钱都安排了其他用处,别的不说,去年的财政窟窿就要朕想办法去镶补,所以你这20万呢,朕没办法给你,也不能开这个口子给你,否则其他各部知道后都来管朕要钱,内帑怎么办?”

“是是。”赵秉钧隐约有些失望,可又不敢表露出来。

“朕不能给你钱,但可以给你指一条生财之道。”赵秉钧竖起耳朵听着皇帝的交代,“不是有人在出价1000两银子出售考题么?内政部赶紧把人盯紧了,瞅着他售卖差不多时,来个人赃俱获就可……这赃款么,朕看就和财政部打个招呼,充作开办经费算了。”

原来是这一手,赵秉钧追问道:“如按这样行事,自然是放长线钓大鱼最好,可臣琢磨着文官考试何等要紧,万一考题泄露太多,牵涉人群太广,恐怕有损朝廷威信,那可不是区区几十万两银子能弥补的。”

“知道朕刚才为何发笑么?”

“这个……”赵秉钧挠挠头皮,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臣委实不知。”

“跟卿透个实底,到现在为止,第一场考试的题目还没定下来,所谓的‘考题’云云,无非是骗些利令智昏之人的恶俗招数而已……”

“原来如此,臣晓得了。”赵秉钧心里大骇,还有十几天就开考了,皇帝怎么还不确定考题?职官部怎么主持的?唐绍仪历来号称干员,怎地在这样的要事上分辨不清?

赵秉钧这么想却是怪错了职官部,早在一个月前,职官部已将资格考试的考题送呈林广宇

最新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