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亲迎礼 (第2/5页)

金氏黑着脸,瞪着丈夫道:“昨日你为何不教?这几天,哪天家里能囫囵瞧见你人影?事到临头才抱佛脚,有你这样做事的吗?”

“兄长和嫂嫂二位,这是在争论什么?”沈禄从院门口进来,望着正黑着脸斗气的夫妻俩,一时间很无语。

你们闺女今天就要嫁到宫里去了,你们老两口却在这里争吵?

让人看到,还不得笑话死你们?

张峦板着脸道:“教了她多次,怎么都教不会,忍不住火气上涌,倒是让汝学你见笑了。”

金氏不想在外人面前出丑,急忙道:“他姑父不必介意,这边有妾身照应就好,您还是出去帮忙招呼客人吧。”

“好,好。”

沈禄道,“我进来就是知会一声,徐侍郎亲临了。”

“我那妹夫徐时庸来了吗?”

张峦一听,马上就要放下手头的事出去迎接。

金氏一把抓住他的手,喝道:“走什么走?这边你还没交待清楚呢,别怪老娘翻脸啊!”

张峦不耐烦地一挥手:“那你就说‘尔父有训,尔当敬承’就行了,其他都不要记了,记也记不住。”

恰好此时张家两兄弟进得门来。

张延龄听到老父亲很不负责任的话,突然感觉怎么有点儿耳熟呢?又一想,这不就是《大明会典》上记录的后世太子纳妃的流程中,涉及到太子妃母亲的寄语?

感情最终记录在典籍上的话,就是你张某人不耐烦之下随口说出来的。

你还真是……

很不负责任哪!

……

……

张府的宾客逐渐多了起来。

不但另一个姑父徐琼来了,就连堂伯张殷也到来,除此之外还有张家一些亲戚,但凡手头活泛点的,都在听说张峦要嫁女儿当太子妃后,特地从老家兴济赶了过来。

张延龄甚至还在人群中发现了孙友的身影。

张延龄不由琢磨开了,这个差点儿成为亲家公的孙友跑来参加姐姐的婚礼,怎么感觉像是特意来砸场子的呢?

张峦对这些宾客基本都是笑脸相迎。

朝廷各衙门中,只有鸿胪寺有人来。

其余的官员因为跟张家不熟,前来送贺礼的是有不少,但亲临的却不多,毕竟高官基本参加了早晨宫廷内的醮戒仪式,出了宫门后多是各自奔赴衙门,只有徐琼作为张家姻亲前来出席而无需太多避讳。

还有顺天府居然也派了人来,还是府丞带着通判、推官前来,给足了张府面子。

再就是李孜省特地让人送来礼物,还写了祝词。

河间府地方官员,目前留滞京城的倒是基本都来了,但他们官轻势微,影响力极为有限。

对于京官来说,见太子什么的没什么必要,毕竟平常偶尔也有机会见到,但对地方官来说,能见太子一面,那是倍感荣幸。

除此之外。

张峦在国子监的同窗也来了许多,尤其是崔儒等几个跟张峦有过密切接触和一定交情的,都带了礼物前来。

当鸿胪寺赞引官到位后,负责记录此次典礼全貌的史官已在旁执笔等候。

很快便有人告知,太子将在一刻钟后抵达张府门前,这边有关亲迎环节中女方家人的礼数随之正式展开。

……

……

“亲迎日,妃家先于祠堂陈设祭物。妃服燕居冠服。妃父母率妃,诣祖宗前行礼,奠酒读祝。礼毕,执事者具酒馔于内进。妃饮食讫,父母坐于正堂。女执事引,妃诣父母前各四拜。

“父命之曰:‘尔往大内,夙夜勤慎,孝敬毋违。’母命之曰:‘尔父有训,尔当敬承。’

妃听受讫,次诣诸尊长行礼。毕,改服翟衣以俟亲迎……”

张延龄虽贵为太子妃的亲弟弟,但在成婚日这天他连个配角都算不上,因为任何礼数中都没有太子妃的弟弟应该做什么的设计和安排,但这并不妨碍他充当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反正在自己家里边,他站在哪儿都不会显得碍眼。

随后就是等太子驾临。

“……皇太子升辂,执雁者后随。乐作,仪从先导。随侍、官舍、官军、导从,由东长安门至妃家门外……”

“……主婚者请皇太子入中堂。皇太子先行,内官具服,捧雁随入,主婚者后行。至中堂,主婚者进立于堂中之左,妃母立于堂中之右,东西相向。

最新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