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山曾跟随师傅游历江湖,见惯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可以说得上是见多识广了,如何不知道这小厮的别扭样子是何意。
可李小山实在囊中羞涩,住宿客栈加上吃饭就剩下几个铜板了,实在拿不出手。
李小山神色有些尴尬,干咳了两声,然后抬头挺胸,正色道:“咳咳!小爷我饿了,速去将饭食取来。小爷一会儿还要出去一趟,别耽误了小爷我的事情。”
小厮脸上略显失望却不敢怠慢,撇了撇嘴道:“好嘞客官,您请稍等,小的这就去准备。”说完小厮便推门离去。
李小山见小厮已经离去,呼了一口气无奈道:“唉~穷啊,没点银两傍身,在外行走真是寸步难行,得想个办法赚点银两。可老头只教了我蜀山剑术,昆仑雷法,灵山炼体法门,巫山御神诀,还有蓬莱的丹道,没教给我什么赚钱的本领啊。似乎除了治个病还有降个妖的本领,这两样能拿得出手,我也不会别的了。”
李小山一手托着下巴,一手放在桌上手指轻敲桌面,低着头看着桌面若有所思。
忽然李小山双眼一亮,拍了一下桌子,“有了,以前跟着老头儿行走江湖,看到许多穿着道袍算命看病,还兼着降妖的道士。老头儿说过,这些道士有的有点小本事,有一些则是没甚本事的江湖郎中,大多是坑蒙拐骗。可我有的是真本事啊,咱可以当一个降妖伏魔的江湖郎中啊,将来行走江湖之时,既能降妖伏魔治病救人还能赚钱,岂不快哉。嗯~善,大善!”
想到了将来有赚钱的路子,李小山整个人都清爽了许多。
吃完晚饭后,李小山下楼来到了客栈大厅,正要出门,听见了其中一桌带刀侠客正说着京城伏魔大会的事情。李小山闻言来了兴致,默默走旁边没人的桌子,坐了下来。
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一边喝茶一边瞟了眼那位说话的带刀侠客,是一个脸络腮胡,身材魁梧雄壮的大汉。有一个不知是什么兽皮做的腰带围在腰间,看样子是北方来的,桌边立着一把背有许多圆环的大刀。
大汉说着一口流利的北方话,兴高采烈的与一桌酒友说着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说到兴头上,就仰头干了一大碗酒,哈哈大笑着,甚是快意。
李小山默默听着,虽然大汉北方口音略重,但也能听懂个大概,应该就是小厮方才收钱的内容了。
内容大概就是青云城中的一个大商会的拍卖行,今晚要举行拍卖会,拍卖一些奇珍异宝,法器保甲,功法秘籍之类的东西,其中有一个异常珍贵的宝物。
李小山有些明白了,今日城里这么多外地侠客旅人,基本上都是为了拍卖会而来。若是在拍卖会上买到心仪的奇珍异宝或者法器保甲短时间提升一些实力,可以为一个月后的京城伏魔大会上的比试,增加一些保障。
天黑后,李小山换了一身清白长衫,来到了街道上,原想迈着八字步大摇大摆的走进人群,但是看着前方然山人海人挤人的样,只好作罢。
随后不知从哪掏出来一把折扇,摇身一变,呈现出一副风流倜傥,翩翩公子的模样。加上李小山白皙英俊的面庞,不算矮的七尺身高,到是吸引了一些小姑娘的目光。
只不过那些个才子的折扇上均是诗词字画,看起来风雅至极。而李小山的折扇上确是一边画着朱红色的道家符箓,另一边画着两仪八卦图,看起来尤为怪异。但李小山对此却并不在意,这是他青竹居修习昆仑山道家符箓时画的,出门时随手带了出来。
————
街道上人来人往,无数花灯争相辉映,还有不少男男女女嘻嘻耍闹。相比之下,李小山与紫衣少女的相遇,到是不怎么令人注意。
紫衣少女见白衣少年走了过来,还伸手跟自己打招呼,看着少年的模样,少女不知怎么的,满脸红晕,眼神飘忽,神色拘谨。
平时在家大大方方,活泼好动的她,此时却不知该如何应对,“怎么办?怎么办?我该怎么做啊?我为什么这么紧张啊?他为什么一直看着我啊?好热啊!”
少女发了会儿呆,正要还礼时,身旁的花婆婆站了出来。
花婆婆在灵儿赏花灯之时,就注意到了这个白衣少年。见少年丰神俊朗,年纪轻轻便拥有先天境初期的不俗修为,是个好苗子,而且竟能令自己都感觉到了一丝危险,估摸着身怀长辈赐予的护身重宝。
赞叹之余,警惕之心不减,“这少年应该是大门大派的天才弟子在外历练,甚至可能是那四处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