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轩开业以来,莫天扬与莫啸精心拟定的菜单虽仅三十余道,却道道经典。无论是文火慢炖的肉品,还是猛火快炒的小菜,每一口都能牢牢抓住食客的味蕾。自开门迎客起,店内便日日爆满,一座难求。
这般红火景象,在浅驼这个经济尚不发达的小县城里,自然引来了同行的艳羡与嫉妒。
几家餐饮店曾暗中尝试高薪挖人,却都无功而返。无奈之下,他们只得纷纷调整自家菜谱,试图分得一杯羹。
然而,一则新消息再次震动了浅驼的餐饮界——青木轩即将限量发售一种名为“屠苏”的自制药酒,定价高达一百八十八元一斤,且购买资格需通过现场抽奖获得。
这个价格在发达地区或许不算什么,但在浅驼,已属惊人。更何况,这还是一款名不见经传的自酿药酒。此消息一出,青木轩再次成为全县瞩目的焦点。
在推出屠苏的这天中午,青木轩依旧座无虚席。但当食客们看到那状似腌菜坛的粗陶酒坛时,即便是一向捧场的老主顾,也不禁纷纷摇头。就连常来吃烩菜、炖肉的工人们,瞧着那朴素的酒坛,也觉着这钱花得不值。
见无人问津,赵兴胜等人只好临时调整策略,宣布今日仅售十五斤,先到先得。自开业以来,青木轩从未主动推销过任何菜品,此番破例推出自酿药酒,不免让熟客们心生好奇。
恰有两桌客人相谈甚欢,自带的酒水告罄,便商量着合买了一斤屠苏。其中一桌正好坐在大厅中央。当酒坛泥封拍开的刹那,一股独特的醇香瞬间弥漫开来,立刻吸引了全场食客的注意——这香气,连王传林那样的行家都曾赞不绝口,更何况是这些寻常食客。
单是酒香就已如此诱人,精明的食客们立刻意识到此酒不凡。剩余的十三斤屠苏,在三分钟内便被抢购一空。
待首批尝鲜的客人发出连连赞叹后,那些起初看不上屠苏的食客才追悔莫及。仅仅一顿饭的工夫,“屠苏”之名便传遍了浅驼。就连平日只光顾高档酒店的客人,也开始致电青木轩预订座位。
屠苏的爆火,让本就热闹的青木轩更加门庭若市。不仅浅驼本地人趋之若鹜,就连沛川的食客也专程前来,只为一品屠苏的滋味。
“天扬,早知道如此,开业时就该推出屠苏。”胡标兴奋地汇报,“胡亮说,现在不少有钱人专门倒卖我们的餐位,包厢号炒到五百,大厅的位子也要三百。”
莫天扬闻言一怔。他料到屠苏能带火生意,却没想到竟催生出“黄牛”倒号的现象,一个包厢位竟能卖出五百高价。这对富人或许不算什么,可对只是想来吃顿实惠饭菜的工人而言,却是好几天的工钱。
“这些人,还真是舍得。”
“照这个势头下去,青木轩必定会成为浅驼最火的饭店。可是树大招风,咱们这么红火,恐怕会引来那些大酒店的针对,他们……”
看着胡标激动中难掩忧虑的神情,莫天扬心中轻叹。对于毫无背景的普通人而言,“树大招风”几乎是必然的命运。
果然,青木轩火爆不到三天,麻烦便接踵而至。浅驼的工商、税务等部门轮番上门检查,好在莫天扬早有准备,无论对方如何细查,都找不出任何纰漏。饶是如此,频繁的检查还是对生意造成了一定影响。
贺飞得知此事后,大为光火。贺家在浅驼乃至沛川都颇有声望,谁不知道他是青木轩的房东?如今新店开业不久,就接连被各部门“关照”,这分明是不给他贺飞面子。
于是,贺飞即便不请客吃饭,也时常在青木轩走动。他那辆醒目的越野车往门口一停,果然让那些意图找茬的人收敛了不少。
这天,莫天扬正在青木村的地下室里忙着酿制凝露,刘成祥匆匆推门而入。
“天扬,赵明又来了。”
莫天扬放下手中的活计,眉头微蹙:“就他一个人?”
“还带了几个工商的人。”
“我去看看。”
客厅里,莫啸依旧专注地看着电视,对赵明一行视若无睹。莫天扬步入客厅,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赵明身上,唇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赵总这是想通了,打算来谈合作?不知您这次准备投资多少?”
赵明脸色一僵,眼中闪过一丝阴鸷:“小莫,我这次来可不是谈合作的。”
“哦?”莫天扬故作惊讶,“不谈合作,那谈什么?我一个小农民,还有什么能让赵总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