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年味还未完全散去,秀水村却已经迫不及待地苏醒过来。
工厂里,一大早就挤满了人。
虽然春寒料峭,大家都还裹着厚厚的棉袄棉服,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轻松、满足而又充满干劲的笑容。
互相拜着晚年,寒暄着家长里短,整个厂房里热气腾腾,充满了生机。
江晚走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
她有些惊讶地笑道:“大家来得可真早啊,我还以为我得等一会儿呢,这都快坐满了!”
江留香快人快语,笑着接话:“晚丫头,你是不知道,今年这个年啊,过得我们是又好又不好,憋了一肚子话就等着今天来跟大家唠唠呢!”
“哦?怎么个好法?又怎么个不好法?”江晚顺势问道,在临时搭起的小讲台前站定。
她这一问,可算是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
李婶子抢先说:“好嘛,当然是手里有钱了,心里不慌呗,今年给娃买新衣裳、置办年货,都没咋抠搜,自家餐桌上也见了荤腥,感觉这年过得才像个样子!”
旁边立刻有人附和:“对对对!以前过年那是过关,现在是真享受!感觉腰杆都挺直了!”
“对啊,今年我还去买了虾呢,我们镇上都没有虾卖,我还去的县城买的,虽然是冰冻的,但是也终于是在自家餐桌上见到了。”
以前秀水村的人吃虾,还得要谁家办个大喜事,才能见到一点,还是按人头准备的,多一点都没有。
谁能想到,现在居然能吃上虾。
“嘿嘿嘿,看来不是我一个人买了虾,我还买了牛肉,不得不说,这个牛肉是真的贵,居然要三十多,之前我们买点猪肉才十一二块钱,这是直接翻了好几倍。”
“对啊,之前可是想都不敢想,没想到老了还把生活质量提高了。”
“也算是潇洒了一把,我给老祖宗放了两柄鞭炮呢。”
“哈哈哈,你也是没忘记你的老祖宗。”
“那肯定啊,忘记谁都不能忘记他们。”
但马上又有人叹起气来:“好是好,可这不好的地方也真让人头疼!晚丫头,你是不知道,就因为我老江在你这儿上班,今年我家那门槛,都快被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给踏破了!”
这话立刻引起了共鸣。
“哎哟!可不是嘛!”有人一拍大腿,“什么三大爷的二舅姥爷的表外甥女,我连听都没听说过的亲戚,今年全冒出来了!拎着二两糖就上门,话里话外就是想打听厂里还招不招人,能不能把孩子塞进来!”
“还有更过分的呢!”一个年轻些的媳妇撇撇嘴,“我娘家那边一个远房表姨,直接带着她家那游手好闲的儿子来,说是让他来跟我‘学习学习’,顺便‘找厂长玩玩’!我的天,那心思都摆脸上了,我真想当场给他两个大逼斗!”
众人一阵哄笑,但笑声里都带着无奈和理解。
“就是,这年过的,光应付这些‘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戏码了,比上班还累!”
也有人看得开:“哎呀,想开点,这说明咱们日子真过好了,别人都眼热了,同样是钱到手就光,可你现在花钱买的是舒坦,是硬气,以前那叫抠抠搜搜,现在这叫……叫啥来着?”他卡壳了。
旁边有人笑着接话:“叫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王头,你这觉悟可以啊!”
被叫做老王头的中年汉子嘿嘿一笑:“那可不,时代在进步,咱也得进步不是?”
在一片吐槽和调侃声中,江晚注意到坐在前排的谭秀山也看向她,眼神里带着了然和一丝同情。
江晚无奈地对她笑了笑,显然,谭秀山是同情她家过年那场“亲戚来访”的闹剧。
眼看大家越聊越嗨,会议主题都快被八卦淹没了,江晚赶紧拍了拍手,提高声音:“好了好了,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兄弟姐妹们!咱们先安静一下哈!再这么七嘴八舌讲下去,咱这会可就变成茶话会了,正事不用干啦!”
大家这才意识到跑题了,纷纷笑着安静下来。
“对对对,先听晚丫头讲正事!”
“安静安静!让晚晚先说!”
“开完会咱们再唠!有的是时间!”
看到大家迅速配合,江晚心里一暖。
她清了清嗓子,开始进入正题:“首先,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新的一年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