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道贺。
林晓看着这一幕,眼眶微微发热。她想起自己刚回村时,很多人都不理解——一个大学生,城里好好的白领不当,偏要回这穷乡僻壤种什么菜。
甚至有人背地里说她肯定是城里混不下去了。
如今,看着大家脸上洋溢的笑容和对未来的期待,她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晚晚,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江福栓问出了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江晚放下碗,认真地说:“我打算扩大生产线,明年开春就多种一些蔬菜,等蔬菜稳定之后,可以看看能不能做咸菜工厂,当然,这样的话,我们村的人手肯定不够了,我还要去外面招人。“
人群中响起一阵欢呼。
更多的就业机会意味着更多的家庭能够团聚,更多的孩子能有父母陪伴成长,更多的老人能老有所养。
“我的孩子现在还在外面工作呢,如果这里缺人,我随时喊他回来。”
“我家也是,我女儿早早就说想回来了。”
“……”
夜深了,羊肉已经吃得差不多了,但大家仍然意犹未尽地聊着未来的计划。
老人们摇着扇子闲话家常,中年人则热烈地讨论着种植计划和家庭建设。
江晚悄悄离开热闹的人群,走到院子边上,望着远处黑暗中起伏的山峦轮廓。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她都再熟悉不过,每一户人家她都叫得上名字。城市里的霓虹闪烁固然迷人,但家乡的星光更加温暖人心。
“想什么呢?”谭秀山不知何时走了过来,递给她一杯热茶。
“我在想,父亲要是能看到今天这场面,该有多高兴。”林晓轻声说,“他生前总说,一个家热热闹闹的才好。现在我觉得,一个村子热热闹闹的,更好。”
谭秀山拍拍她的肩膀:“你爸一定很为你骄傲。你不仅让这个家热热闹闹,还让整个村子都热热闹闹的。看,大家多久没有这样聚在一起说笑吃饭了?”
是啊,曾几何时,村子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只剩下老人和留守儿童,连过年都冷清了许多。
而现在,有了工厂,有了收入,有了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下来,村庄重新焕发出生机。
“姐姐,我们再要一点羊肉汤!”江宁的叫喊声传来。
江晚应了一声,和谭秀山相视而笑,转身走向那口仍然冒着热气的大锅。
锅里的萝卜炖得晶莹剔透,吸收了羊肉的鲜美,又带有一丝清甜,正如这个夜晚的味道——辛苦付出后的回报,朴素却淳厚,简单却温暖。
星光下的村庄安静而祥和,工厂的轮廓在夜色中隐约可见。
明天,这里又会响起机器的轰鸣声,但比机器声更响亮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