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报名!我报名!”
很快,消息得到确认,孩子们呼啦一下全跑回家呼朋引伴。
不到半小时,王玉琼办公室外的空地上,已经聚集了二三十个半大孩子,从小学生到高中生都有,一个个眼睛亮晶晶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
“小玉姐!看我!我力气大,能搬东西!”
“我洗碗洗得可干净了!我妈都夸我!”
“摘菜我会!我家过年包饺子都是我摘韭菜!”
“还有我!还有我!算我一个!”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着手,生怕落后了,叽叽喳喳的声音几乎要把屋顶掀翻。
那阵仗,简直比超市大减价抢购还热烈,一张张小脸上写满了对劳动的热情和对“收入”的渴望。
王玉琼看着这热火朝天的场面,忍不住笑了。
她提高声音:“好好好,大家别急!都有的忙!排好队,来我这里登记一下名字和年龄!”
她很快安排好了班次和任务,孩子们领了“工作”,一个个兴高采烈,摩拳擦掌,仿佛不是要去厨房帮忙,而是要去完成一项伟大的使命。
第二天一早,食堂后厨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一群穿着各色羽绒服的少男少女,围着几个大盆,一边说笑打趣,一边手脚麻利地摘豆角、削土豆皮、洗大白菜……效率奇高,气氛热烈,连带着谭秀山和朱祠芬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
秦阿月被江晚带着来“视察”时,看到这景象,也乐得合不拢嘴:“好好好!这下好了!这帮小猴子,有点事做也好过在家祸害!还能赚点钱,知道知道赚钱不容易!”
也有不少婶子看见这样子,觉得高兴,“反正他一天天在家就是打游戏,还不如来这里洗菜,让他知道,钱也不是好赚的。”
“我看他们才不会觉得辛苦,一天天又可以吃饭,又可以和朋友聊天,怎么会觉得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