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着最远的一个,“是刘婶的,她现在去市里面带孙子了,但听说以后还准备回来养老。”
江晚仔细记下这些信息:“谢谢村长,我先去联系看看。”
——
接下来的两天,江晚逐一联系了池塘的主人。
正如村长所说,王强很爽快就答应了把叔叔的池塘租给江晚,“反正空着也是空着,你用得上最好。”
说完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本来自己的叔叔就没有儿女,就他一个亲人,况且他还在江晚这里上班,现在还要收租金,就感觉不好,毕竟鱼塘也不是自己的。
本想着说不要租金,但是江晚硬要给,说一码归一码。
江晚联系到远在海岛市的老李头一家时,对方听说有人想租用池塘,倒没什么反对,只是要求租金直接打到银行卡上,并简单签个协议。
他们本来就不打算回来了,海岛市生活样样方便,适合养老。
现在还有一笔收入,也算是不错的。
最棘手的是刘婶。
江晚打电话过去时,能听到电话那头小孩的哭闹声。
“租池塘?不行不行。”刘婶直接拒绝了,“我以后还要回去养老的,想着自己回来之后可以养养鸡养养鱼,种点地养活自己,现在把池塘租出去了,以后我想养鱼都没地方。”
后面江晚解释了,说可以签订合同,三年一签,这样可不可以。
最后得到的还是拒绝的回复。
其实还有个原因,她女婿是市里面的公务员,最是好面子,租鱼塘并不能带来多大的收益,反倒让女儿接受女婿的白眼。
江晚理解地点点头,尽管对方看不见:“我明白您的想法,刘婶,没关系,我再想想别的办法。”
挂断电话后,江晚回到村委会,向江福栓说明了情况。
“刘婶不同意是吧?我猜也是。”江福栓并不意外,“她那口池塘位置确实好,舍不得也正常。”
“那怎么办?我想扩大水产养殖,现有的池塘太小了。”江晚也有点愁。
江福栓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如果你确实很想扩建的话,可以把自家的田地改造一下,挖成鱼塘啊!”
这个想法让江晚眼睛亮了亮:“可以吗?现在不是很多地都不能更改用途吗?”
“当然可以,符合指标就行,你家有一块靠山的地,本来就比较低洼,存水性好,改造成鱼塘正合适。”
江晚兴奋地拿出地图:“你说的是哪一块?”
“就这里,”江福栓指着地图上的一片区域,“这块地比较平坦,而且离水源近,算得上是比较适合挖鱼塘的。”
“那我们还是自己挖鱼塘吧。”
江晚当即决定,“让我来想想怎么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