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
王玉琼站在她旁边,看着一只只鸡装车。
“二号群就订出去两百只…”王玉琼喃喃自语,这个数字远超她的预期。
“两百只?”江源手中的手机差点掉在地上,“二号群不是只有两百人吗?那就是人手一只?”
江晚笑着点头:“是啊,我也没想到会这么火爆。”
“那一号群和三号群怎么办?要是他们知道我们偏心,肯定会不高兴的。”江源担忧地说。
江晚:“昨天晚上我就已经想好了,一三号群就卖活鸡,他们自己去宰杀,我们工作也要轻一些。”
早饭后,江晚让江源在一号群和三号群发布了售卖活鸡的消息。
果然,消息一出,群里立刻炸开了锅。
【活鸡?我不会杀鸡啊!】
【40一斤?感觉挺划算,现在鸡肉也很贵,我去超市买的饲料鸡,都快要三十多了。】
【还是老位置取货吗?能不能帮忙宰杀?加钱也行!】
【我真的不会宰杀,但是我好想吃。】
【笨蛋啊,你们,菜市场这么多卖肉的,哪里不能杀?只要你给钱。】
江源和王玉琼忙着在群里回复各种问题,并开始统计需要的人,然后准备直接送到菜市场门口,现场承重,只预定数量,不预定斤数。
江晚则开始着手准备配送事宜。
她联系了县城的冷链物流,确定了配送时间和费用,然后又去找村长江福栓,商量借用村委会的场地暂时存放待宰的鸡。
“晚晚,你这生意是越做越大了啊!”江福栓看着江晚递过来的计划书,连连赞叹,“需要村里帮什么忙,尽管说!”
“谢谢村长,我想请几个帮手,一天一百块,帮忙抓鸡、装箱。”
“这个好办,我这就去帮你找人。”
就在江晚紧锣密鼓地准备时,县城里已经因为她的鸡掀起了一场小小的风波。
第一个发现异常的是在菜市场旁开宰鸡店的老李。
这天早上,他刚开门不久,就看见菜市场门口排起了一条长队,人人手里都提着一只活鸡。
“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吗?怎么大家都买鸡?”老李好奇地问排在第一个的中年妇女。
那妇女笑着说:“这是江晚家的鸡,我们在群里预订的。”
“江晚?”老李觉得这个名字很耳熟,“是秀水村那个种菜的江晚?”
“对啊,就是她!现在开始养鸡了,这可是纯粮食喂养的走地鸡,难得买到呢!”
老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他是知道江晚的,毕竟整个平阳县没几个人不知道这个带着村子脱贫致富的姑娘。
只是他没想到,江晚养的鸡居然这么受欢迎。
之前还只是种点菜,虽然他也没有吃过。
只是他没想到,后面还和他有关系了,那些买完鸡的人径直往他家的小店走过来。
“老板,帮忙杀只鸡!”第一个妇女把鸡递过来。
“我也要杀鸡!”
“还有我!”
不一会儿,老李的店前就排起了长队,全是来杀鸡的。
他从业二十多年,从来没见过一天之内有这么多人同时来杀鸡。
老李一边麻利地宰杀手中的鸡,一边忍不住又问了一遍,“你们都买鸡?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
“不是特别的日子,是特别的鸡!”一个年轻人笑着说,“江晚家的鸡,错过这次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老李仔细观察手中的鸡,发现确实与普通饲料鸡不同。
这鸡体型匀称,肌肉紧实,爪子和喙都很锋利,一看就是经常活动的走地鸡。
“好鸡啊。”老李忍不住赞叹道。
“那当然,江晚出品,必属精品嘛!”排队的人们纷纷附和。
这一天,老李从早上八点一直忙到晚上七点,连午饭都没时间吃。
他粗略算了一下,这天他宰了将近一百只鸡,是平时工作量的五倍还多。
收工时,老李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但看着店里堆成小山的鸡毛,他却忍不住笑了。
宰杀一只鸡十块,一百只鸡就是1000块钱,除去给自己的徒弟工资,自己还赚了不少。
“来,今天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老李拿出两张红票子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