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第1/2页)

杨大知县再次笑了笑,又带着跛五往东边的另一间屋子走去。

“都看好听好了啊,这个字念做东,德翁切,来,都跟老夫一起读,德翁~东!山东!”

紧接着,又响起了一阵咆哮声:“刘二狗!把你的鼻涕收一收!这里是书院,书院!真是气死老夫了!”

杨大知县强忍着放声狂笑的冲动,转而又向着文庙的后院走去。

刘寒教的那些学生还好一些,毕竟都是些十来岁的孩子,年龄最大的都已经有十六岁,可是刚刚那间教室里,耿老爷的堂兄耿二教的却是一群七岁到十岁之间的小屁孩儿,稍微大点儿的还好,七八岁的那些却正是拿袖子抹鼻涕的年纪,也无怪乎耿二被气成这般模样。

只是在笑过之后,杨大知县的心里又多少有些不爽。

整个宁阳县啊,整个宁阳县五百多户人家,七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孩子全加一块儿也只有一百来个,连两间教室都塞不满。

等到明年秋季再开学的时候,刚满七岁的小屁孩儿更是只有二十来个,连分班都省了。

他娘的。

就这么几个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培养出足够多的牛马来给本官打工?

杨大知县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来到后院西侧的一间屋子。

这间屋子里坐的可就是正儿八经的牛马了,而且足足有二十四个被杨大知县强行抓来识字的牛马。

杨大知县推开屋子进去,瞧着一众正在抓耳挠腮的社长、闾长们笑了笑,问道:“怎么样儿,有没有人已经能认识一千个字的?养殖场里的大肥猪可是给你们准备好了,年前你们能不能吃上肉,可全看你们自己的了。”

刘三十二心道俺们这些人数到一千个字都费劲,还认识一千字个?

大老爷你可真是太高看俺们了!

眼看着一众社长闾长们脸上神色各异,杨大知县也没有再追问下去,反而直接笑了笑,说道:“本官来找你们,是要跟你们说几个事儿。”

“第一,县里今年没少赚钱,所以县里要开办一个养济院,各社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没有儿女的孤寡老人,你们八社十六闾全加起来一共有二十人符合条件,回头你们把这些孤寡老人都送来县里,由县里安排人手照顾他们。”

“第二,你们各社各闾的百姓也没少赚钱,年底之前,各社各闾的百姓每人每年往县里交五十文钱,无论年龄大小都算在内。”

“当然,这些钱不是给朝廷的也不是给本官的,而是陛下和太子殿下往咱们宁阳县派了两个御医还有一大堆的药材,本官让他们开了间医馆,这些钱会存在医馆当中,以后县里的百姓有个头疼脑热之类的去医馆看病,无论花多少钱看病,百姓只要出五分之一的钱,剩下的由百姓存在医馆的钱来出。”

“但是有一点,本官要提前给你们说明白,谁交了这五十文钱,县里就给谁报销看病的钱,没交钱的不管,这东西不是说你一个人交了就能全家用。”

“比如说,你刘三十二去医馆看病,花了一贯钱,那你们家就只需要出二百文,剩下八百文由县里出,你刘三十二的媳妇没交钱,那她花多少钱都只能由你们家自己出钱。”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没病没灾的,这钱就算是白扔了,但是一旦有个头疼脑热的,这钱就算是用上了。”

“当然,要是谁觉得自己一辈子都能没病没灾或者舍不得这五十文钱也无所谓,但是真要有病的时候也不能来县里哭穷。”

“都听明白了么?”

随着杨少峰的话音落下,一众社长闾长们顿时陷入了沉默。

听是听明白了,可那是五十文钱,不是五文钱……五十文钱,能买七斤面或者能买十五个鸡蛋,又或者能买两只大肥鸡。

要是交了这个钱,万一自己一辈子都没用上,得亏多少钱?

可要是不交这个钱,万一自己得了什么病,自己真能治得起么?倘若治不起,是不是就只能像以前一样赌命或者等死?

瞧着一众社长闾长都沉默不语,脸上的神色也都是纠结万分,杨大知县当即便呵的笑了一声道:“本官可以明着告诉你们,这是你们或者说是宁阳县所有百姓,唯一能够占官府便宜的机会。”

说完之后,杨大知县便直接站起身来,一边向屋子外走去一边说道:“你们自己想,回去之后记得通知你们各社各闾的百姓。”

等杨大知县离开之后,

最新小说: 称霸:从架起高炉冶炼钢铁开始 苏程穿越到唐朝小说 小说谢桥赵玄璟 驸马是个高危职业 太子妃她命中带煞谢桥赵玄璟 怒海覆清1852 赤旗 抗战:旅长,恭喜发财啊! 重生打猎:喂饱嫂子和美娇妻 全家逃荒:农女为养家糊口上山打猎 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 隆庆中兴 白送媳妇他不要,女帝不淡定了 大明:让你藩地修路,你富过国库 烈虎军 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 重生民国:从打猎开始富甲天下 快穿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抓壮丁 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 大明:皇爷爷你起来,你坐我龙椅了!